2.硅的选择原则 硅是强石墨化元素。在球墨铸铁中,硅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小白口倾向,增加铁素体量,而且具有细化共晶团,提高石墨球圆整度的作用。硅提高铸铁的韧脆性转变温度,降低冲击韧性,因此硅含量不宜过高,尤其是当铸铁中锰和磷含量较高时,更需要严格控制硅的含量。球墨铸铁中终硅量一般在1.4%~3.0%。选定碳当量后,一般采取高碳低硅强化孕育的原则。硅的下限以不出现自由渗碳体为原则。 球墨铸铁中碳硅含量确定以后,成分设计基本合适。如果高于最佳区域,则容易出现石墨漂浮现象。如果低于最佳区域,则容易出现缩松缺陷和自由碳化物。 3.锰的选择原则 由于球墨铸铁中硫的含量已经很低,不需要过多的锰来中和硫,球墨铸铁中锰的作用就主要表现在增加珠光体的稳定性,促进形成(Fe、Mn)3C。这些碳化物偏析于晶界,对球墨铸铁的韧性影响很大。锰也会提高铁素体球墨铸铁的韧脆性转变温度,锰含量每增加0.1%,脆性转变温度提高10~12℃。因此,球墨铸铁中锰含量一般是愈低愈好,即使珠光体球墨铸铁,锰含量也不宜超过0.4%~0.6%。只有以提高耐磨性为目的的中锰球铁和贝氏体球铁例外。 4.磷的选择原则 磷是一种有害元素。它在铸铁中溶解度极低,当其含量小于0.05%时,固溶于基体中,对力学性能几乎没有影响。当含量大于0.05%时,磷极易偏析于共晶团边界,形成二元、三元或复合磷共晶,降低铸铁的韧性。磷提高铸铁的韧脆性转变温度,含磷量每增加0.01%,韧脆性转变温度提高4~4.5℃。因此,球墨铸铁中磷的含量愈低愈好,一般情况下应低于0.08%。对于比较重要的铸件,磷含量应低于0.05%。 5.硫的选择原则 硫是一种反球化元素,它与镁、稀土等球化元素有很强的亲合力,硫的存在会大量消耗铁液中的球化元素,形成镁和稀土的硫化物,引起夹渣、气孔等铸造缺陷。球墨铸铁中硫的含量一般要求小于0.06%。 6.球化元素的选择原则 目前在工业上使用的球化元素主要是镁和稀土。镁和稀土元素可以中和硫等反球化元素的作用,使石墨按球状生长。镁和稀土的残留量应根据铁液中硫等反球化元素的含量确定。在保证球化合格的前提下,镁和稀土的残留量应尽量低。镁和稀土残留量过高,会增加铁液的白口倾向,并会由于它们在晶界上偏析而影响铸件的力学性能。 金耐源”品牌创立于 2004 年,是在经济大发展、科技大进步、市场繁荣的和谐社会环境条件下应运而生的一个充满朝气、勇于创新、不断开拓进取的企业。公司注重科技创新,联合国内外知名科研单位及专家学者进行深度探索合作,以市场为导向,以客户满意为宗旨,为市场提供处于行业前沿的高科技产品。 公司持续扩充产品阵容,不断丰富产品内涵,以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先进的生产工艺,使我们的产品已达到或超过同类进口产品的性能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,金耐源产品以优良的品质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。经营范围已从普通几类产品发展到拥有造型材料(铸造用球形陶瓷砂、铸造用无机粘结剂、铸造涂料系列)和熔炼材料(冶金炉料、包炉衬材料)等两大系列,近百种产品,在国内外的行业企业中享有盛誉。
微信公众号